时政
国际
财经
台湾
军事
观点
领导
人事
理论
法治
社会
产经
教育
科普
体育
文化
书画
房产
汽车
旅游
健康
视频
登录
注册
退出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
七星彩彩票论坛
滚动
独家
|
科学界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医学·健康
航空·航天
|
专题
访谈
评论
|
知识产权
即时新闻
中国航天日活动:刘洋现身“太空农场”与公众互动
中国航天“钱学森智库”聚焦数字中国建设
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
“伪智造”何来“真智能”
太空生活什么样 月宫一号告诉你
“雪龙”号凯旋
雾计算,智能服务将触手可及(科技大观)
中科大团队揭示绿脓杆菌菌落发展机制(新知)
科技短波
海山科考
少拿高科技当名头搞“忽悠”(科技杂谈)
为国铸舰四十年(关注)
费梁:我为蛙狂(知识分子风采·走进自然)
工信部:具备示范应用能力的5G终端最早将在明年下半年推出
航天员走进大学讲堂 与青年学生共话航天梦
阿里加速打造“中国芯”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启幕
第三十四次南极科考取得多个“首次”
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雪龙”号返抵上海
“三龙”探海 中国挺进深蓝
七星彩彩票论坛
“天眼”凝望 探秘宇宙
“中国天眼”首次发现新脉冲星
茫茫宇宙,可还有像我这样的星?
天然元素从哪来 宇宙熔炉无所不能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年底择机发射
基因检测能“解码生命”吗
北极超咸湖泊有助寻找外星生命
关闭视频
太空生活什么样 月宫一号告诉你
“雪龙”号凯旋 圆满完成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
“月宫一号”实验基地开门迎客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减速伞通过强度试验考核
四年后我将建成第五个南极考察站
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
雾计算,智能服务将触手可及
中科大团队揭示绿脓杆菌菌落发展机制
陈和生:造一台“超级显微镜”
新疆农机升级破解“白色污染”难题
“伪智造”何来“真智能”
eID数字身份体系发布 有效避免身份信息泄露
█ 科技要闻
▼ 学界动态
▼ 产业进展
▼ 创新故事
▼ 探索发现
中国航天日活动:刘洋现身“太空农场”与公众互动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赵竹青)“太空生活感觉如何?”23日,中国载人航天庆祝第三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农业嘉年华举办专场活动。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与同学们现场进行问答互动,并向学校赠送了“遨游在太空”科普书。
科技
|
滚动
|
独家
中国航天“钱学森智库”聚焦数字中国建设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赵竹青)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2日在福州开幕。中国航天十二院受邀代表中国航天参加本次成果展览会,聚焦数字中国建设,并现场宣布成立福州、厦门分院。
科技
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赵竹青)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23日正式启动。据了解,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共计选拔17至18人,完成训练后将参加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
滚动
|
独家
|
科技
“伪智造”何来“真智能”
近日,一款商用智能自动炒菜机出现在上交会现场,现场工作人员使用该机器炒制了多款美食,吸引了观众品尝。 王 冈摄(人民图片) “80后”北京市民刘先生最近刚装修了房子,为赶潮流,给新家装上了不少智能家居:能用手机远程操控的智能电视、智能门锁,能用语音开关的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空调……本想期待体验“黑科技”带来的便捷舒适,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其实生活并没有因此便捷多少,只是从按一个遥控器和另外一个遥控器,变成了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又一个软件。
科技
太空生活什么样 月宫一号告诉你
图为1月26日,“月宫365”实验换班,一组志愿者和二组志愿者在舱内向外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今年4月24日,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
科技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中科院物理所面向长三角布局 促成果转化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赵竹青)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江苏省溧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今日在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成功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溧阳合作建设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 中科院物理所表示,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物理所“一村三湖”(北京中关村基础研究本部、怀柔雁栖湖大装置平台、东莞松山湖中子应用与材料科学、溧阳天目湖成果转化与学术交流)战略布局的落实,并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将对中科院物理所面向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滚动
|
独家
|
科技
2018中国航天日:全国300余科普活动将启动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赵竹青)4月24日是我国第三个“中国航天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嫦娥四号中继星和搭载的哈工大研制两颗微卫星名称将在开幕式上公布。
科学界
|
科技
|
滚动
我科学家用遥感首次发现国外丝路考古遗址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赵竹青)记者从中科院遥感地球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了10处古罗马时期的考古遗存。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中国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这些遗存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
独家
|
滚动
|
科学界
掰响手指容易 掰清原因很难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曾与别人比试过掰手指,比的时候不仅要看是否能将手指关节掰得“啪啪”响,还得看谁响的次数多,而获胜者总是会觉得自己酷酷的。不过,当你想方设法把手指掰得更响的时候,科学家们却一直试图弄明白为什么手指能够掰响。
医学·健康
|
滚动
|
科技
NASA新一代系外行星“猎手”将进入新轨道
美国东部时间18日18时52分(北京时间19日6时52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搭乘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顺利升空,开始其系外行星搜索之旅。 TESS原计划于4月16日升空,但因需要进行额外的导航控制分析而被推迟至18日。
七星彩彩票论坛滚动
|
航空·航天
|
科技
1
七星彩彩票论坛2
3
4
5
6
下一页
中兴通讯就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发布声明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 (张歌)今日,中兴通讯就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发布声明称,拒绝令不仅会严重危及中兴通讯的生存,也会伤害包括大量美国企业在内的中兴通讯所有合作伙伴的利益,中兴通讯不会放弃通过沟通对话解决问题的努力,也有决心通过一切法律允许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兴通讯称,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以中兴通讯对涉及历史出口管制违规行为的某些员工未及时扣减奖金和发出惩戒信,并在2016年11月30日和2017年7月20日提交给美国政府的两份函件中对此做了虚假陈述为由,做出了激活对中兴通讯和中兴康讯公司拒绝令的决定。
科技
|
产业动态
|
滚动
靠天吃饭 海上科考与恶劣天气过招
4月12日,受海上高压系统和强西风槽影响,“向阳红10”船避风途中波涛起伏。 海上天气状况会直接影响科考队员的作业难度。
科技
|
产业动态
|
探索·发现
“互联网+健康”助推资源配置优化
记者近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我国将在医疗、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保障等方面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完善支撑体系,加强行业监管与安全保障,满足百姓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健康需求。 为缓解看病就医“堵点”、提升百姓健康水平,本月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确定了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措施。
科技
|
产业动态
|
滚动
全球最大清洁空气技术市场有望建成
随着我国大气治理的逐步深入,清洁空气技术市场飞速发展。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主任解洪兴4月18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如果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都能实现空气质量达标,那将会创造一个超过20万亿元的市场空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空气技术需求市场。
科技
|
产业动态
|
滚动
首个中子科学平台 交出三年“成绩单”
我们要制造自己的大飞机、高铁、战舰,哪种材料最合适?哪种构型最安全?出现了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研究这些问题,就必须借助能揭示原子、分子运动状态的“中子散射技术”。 2015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研制出国内首个投入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中子科学平台,成为研究物质结构及其动力学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滚动
|
科技
|
产业动态
1
2
3
4
5
6
下一页
脑部免疫记忆影响神经疾病进展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神经科学论文称,德国科学家最新实验表明,身体的免疫应答通过免疫记忆,影响了生命后期脑疾病的严重性。这一发现或预示着科学家将由此找到一种可以缓解神经疾病的新方法。
滚动
|
医学·健康
|
发明·创新
我国首家民企探索小型核聚变技术
19日在河北廊坊举行的“紧凑型聚变技术研讨会”上,国内知名能源企业新奥集团宣布,将在未来十年,着手建设一座小型核聚变实验装置。这是首个宣布研发聚变能源的中国民营企业。
科技
|
发明·创新
|
滚动
我载人深潜技术首次“牵手”考古
先进的科技手段“牵手”水下考古。“探索一号”科考船18日从海南三亚启程,前往西沙群岛北礁海域执行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
滚动
|
科技
|
发明·创新
七星彩彩票论坛
海底的稀土,挖起来没那么容易
天下熙熙攘攘,为稀土而来,为稀土而往,各种黑科技产品须臾也离不开的稀土一直都是 “香饽饽”,各国都为寻找掌握更多稀土资源而绞尽脑汁。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稀土工业储量总计1.4亿吨。
滚动
|
科技
|
发明·创新
长沙新政 50亿“抢滩”AI产业
记者17日从长沙市政府获悉,为抓紧“抢滩”人工智能产业,该市发布了我国地方政府中对人工智能产业支持力度最大、操作性最强的新政,并出台了我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 长沙市经信委主任黄滔介绍,新发布的“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主要支持两大方向:一是从产业链建设角度,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图像视频识别、语音识别领域的技术攻关和关键技术转化应用;二是从推动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的角度,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智能制造、驾驶、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融合创新和解决方案。
滚动
|
发明·创新
|
科技
1
2
3
4
5
6
下一页
茫茫宇宙,可还有像我这样的星?
宇宙浩渺,充斥亿万颗星辰。作为人类栖居的星球,地球或许是这亿万中最独特的一颗,但它是唯一的吗?茫茫宇宙,可还有像我这样的星?这是地球之问,更隐含着人类的期冀:在亿万星辰中找到另一个地球,探寻生命的初始与未来。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我科学家用遥感首次发现国外丝路考古遗址
记者从中科院遥感地球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了10处古罗马时期的考古遗存。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中国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这些遗存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
科技
|
探索·发现
|
滚动
靠天吃饭 海上科考与恶劣天气过招
4月12日,受海上高压系统和强西风槽影响,“向阳红10”船避风途中波涛起伏。 海上天气状况会直接影响科考队员的作业难度。
科技
|
产业动态
|
探索·发现
天旱无雨 亚马逊森林为啥更绿了
新知 亚马逊森林2005年和2010年遭遇两次大规模干旱。这两年,卫星影像显示森林更绿了,而站点观测却是很多树死了。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阿斯伯格综合征不能叫“天才病”
活泼爱笑,学习成绩也不错。然而,才上小学二年级的亮亮(化名)却连遭11所学校勒令退学。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1
2
3
4
5
6
下一页
茫茫宇宙,可还有像我这样的星?
宇宙浩渺,充斥亿万颗星辰。作为人类栖居的星球,地球或许是这亿万中最独特的一颗,但它是唯一的吗?茫茫宇宙,可还有像我这样的星?这是地球之问,更隐含着人类的期冀:在亿万星辰中找到另一个地球,探寻生命的初始与未来。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我科学家用遥感首次发现国外丝路考古遗址
记者从中科院遥感地球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了10处古罗马时期的考古遗存。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中国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这些遗存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
探索·发现
|
滚动
|
科技
靠天吃饭 海上科考与恶劣天气过招
4月12日,受海上高压系统和强西风槽影响,“向阳红10”船避风途中波涛起伏。 海上天气状况会直接影响科考队员的作业难度。
科技
|
产业动态
|
探索·发现
天旱无雨 亚马逊森林为啥更绿了
新知 亚马逊森林2005年和2010年遭遇两次大规模干旱。这两年,卫星影像显示森林更绿了,而站点观测却是很多树死了。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阿斯伯格综合征不能叫“天才病”
活泼爱笑,学习成绩也不错。然而,才上小学二年级的亮亮(化名)却连遭11所学校勒令退学。
科技
|
滚动
|
探索·发现
1
2
3
4
5
6
下一页
独家专稿
中国航天日活动:刘洋现身“太空农场”与…
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
中科院物理所面向长三角布局 促成果转化
中兴通讯就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发布声明
2018中国航天日:全国300余科普活…
我科学家用遥感首次发现国外丝路考古遗址
脸盲是啥?吃辣长寿?中科院科普技能大比拼
中挪将共建北极气候研究平台应对气候变化
航天科工高科技产品将亮相国际顶级工业展
中国碳排放14%被“吸收” 生态工程贡…
高端访谈
王泽山院士谈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谈“建设网络强国”
诺奖背后的高校国际化思考
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2025年建成航天强国
三代航天人做客本网 共话中国航天创建60年
今天是你的节日,航天人——首个中国航天日
两会TALK:包为民谭永华谈航天供给侧改革
两会TALK:张柏楠姜杰展望2016中国航天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谈2016年全国科普日
新闻排行榜
掰响手指容易 掰清原因很难
近80个抑郁症致病基因被筛出
我科学家用遥感首次发现国外丝路考古遗址
中兴通讯就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发布声明
脑部免疫记忆影响神经疾病进展
中国碳排放14%被“吸收” 生态工程贡…
阿斯伯格综合征不能叫“天才病”
治疗儿童发烧,退热贴不是标配